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,优化教学过程,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,2025年5月21日,会计学院税收学教研室在实验楼312教室组织开展了《税法》课程组集体备课活动。活动由教研室主任党婧雯主持,全体任课教师共同参与,围绕课程建设、教学方法创新及实训平台应用展开深入研讨。

立足课程实际,夯实教学根基
本次集体备课聚焦《税法》课程,该课程面向会计学、财务管理、审计学三个专业,覆盖12个班级、共计556位学生。总课时48节,其中理论教学32课时,实训教学16课时。实训环节依托“云税务”平台,通过模拟真实税务场景,帮助学生掌握实务操作技能。此次集体备课旨在优化课程设计,促进教学资源共享,为高质量教学提供保障。
聚焦课堂创新,探索教学模式
活动伊始,覃小丽老师从课堂进度管理、教学目标实现、教学方法创新三方面进行专题分享。覃老师强调,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,严格把控教学进度是确保教学目标顺利达成的基础。每一位教师都应精心规划教学安排,合理分配教学时间,确保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。同时,她倡导授课教师积极探索并积极实施“混合式、项目式、对分课堂”等创新教学模式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,进一步推动课程创新,提升课堂教学质量。

随后,杨豪老师围绕“云税务”实训平台的应用展开实操经验交流。她结合案例演示了平台功能模块,提出通过模拟真实税务场景、设置梯度任务,帮助学生强化实务操作能力,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。通过杨老师的分享,教师们对“云税务”平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为后续更好地开展实训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
以生为本,共绘教学蓝图
党婧雯主任在总结中指出,集体备课是凝聚智慧、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。她呼吁全体教师以此次研讨为契机,持续优化课程设计,深化产教融合,并计划未来通过校际合作、企业联动等方式,打造更前沿的《税法》课程体系。

会计学院始终秉持“以课堂为主阵地,以质量为核心”的教育理念。此次集体备课活动不仅为《税法》课程教学提供了精准指导,更为学院深化教学改革、创新育人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以集体备课为抓手,推动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双提升,助力学生成长成才!